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
近日,极端态材料课题组陈伟教授、李秋研究员和李博博士在水泥混凝土领域排名第一的国际顶级期刊《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中科院一区TOP)发表题为《Spatial zonation of a hydrotalcite-like phase in the inner product of slag: New insights into the hydration mechanism》的重要研究成果(DOI:https://doi.org/10.1016/j.cemconres.2021.106460)。该期刊主要发表有关水泥、水泥基复合材料、砂浆和混凝土等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最佳研究。
该项研究是陈伟教授团队在生态胶凝材料及辅助胶凝材料水化机理领域的重要成果。论文针对工业固废玻璃体水化速率慢、水化程度低问题,使用先进纳米加工方法FIB plus SEM和测试方法TEM,精确研究矿渣玻璃体水化过程中内部水化产物纳米结构演变行为,发现内部水化产物分层结构,揭示离子溶出导致内部水化产物生成分层结构的微观机理,阐明反应后期矿渣玻璃体无法完全水化的根本原因。论文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理解辅助胶凝材料水化机理提供新知识贡献,生态胶凝材料设计及辅助胶凝材料的高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为极端态材料课题组2021年在《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刊物发表的第三篇论文。